高昂的長協礦價格,愁云慘淡的鋼材市場———這讓我國大中型鋼企從去年年底就陷入了集體巨虧之中。因此在今年的長協礦談判中,降價至少40%以上,成為中鋼協的一條底線。但和大型鋼企態度迥然的是,一些中小型民營企業卻已經和礦業巨頭簽署了長協合同。
中小鋼企達成協議
記者從一位業內人士處獲悉,目前已經有35家中小鋼企和巴西淡水河谷達成長協礦協議,這35家鋼企和淡水河谷達成的進貨量大約為5000萬噸。這是一個不可小覷的數字,去年全年,淡水河谷出口到中國的鐵礦石也不過是8500萬噸左右。5000萬噸的大訂單讓淡水河谷有充分的信心對今年的鐵礦石談判“不著急”。
另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則給出了一個更新的數據:“35家?那是1月份的舊數據了?,F在至少有38家中小企業和淡水河谷簽了長協合同?!彼诘墓疽矊儆谶@38家企業之一。“我們剛剛從淡水河谷買了一船礦石?!?br />
前幾批得以與淡水河谷簽約的前提條件都是交納高昂“入門費”———“按照2008年的長協礦價格從淡水河谷買一船鐵礦石”,但是隨后淡水河谷放松了條件,連“入門費”也免了,只要企業有一定實力,通過考察即可納入其長協框架之中。
山西某鋼鐵公司,是首批搭上長協資質這條船的中小鋼鐵企業之一。該公司在去年11月正式和淡水河谷簽訂了長期鐵礦石供貨合同。
“我們是交了入門費的!”該公司一位董事對記者透露,為了加入“長期協議礦體系”,付出的“入門費”是3000萬元?!熬褪且驗楹托∑髽I簽了合同,淡水河谷從去年12月份到今年4月,至少多賣了35船長協礦。”
盡管長協礦“入門費”高昂,但中小鋼企還是在努力擠入“長期協議礦體系”。
“我們都是吃過現貨礦苦頭的”,該董事表示,現貨礦漲跌風險過大,去年以來進口鐵礦石現貨價格一度狂漲到1590元/噸左右,然后掉頭向下,今年4月跌到550元/噸?!斑@樣大的起伏,讓很多在礦價最高點購進鐵礦石的鋼廠,連交給貿易商的30%到50%的保證金都不要了?!痹摱陆忉?因為“毀約”能夠省下的錢,足以再買兩三船同樣品位的進口礦。
鋼鐵行業資深專家徐向春分析,雖然這些長協合同并不直接影響到今年的鐵礦石談判,但是給三大礦山撐腰增加底氣卻是無疑的?!斑@造成一種’中國鋼鐵行業繁榮,離不開進口鐵礦石’的假象,既然如此,礦山也自有拒絕大幅降價的資本?!?br />
國內鋼企利益分歧
5月底,日照成立了國內首個鐵礦石國際交易中心。這個由5家民營企業投資2000萬元成立的交易中心,獲得了日照市政府的全力支持,并且就是專門針對現貨礦的交易,“主要為國內中小鋼廠和貿易商提供交易服務”。
此前,中鋼協多次表示,只要中國的大小鋼企團結起來,誰也不買進口礦,則三巨頭再強硬也要向中國市場低頭。但對于中鋼協提出的“抱團一起上”,鋼協之外的鋼鐵企業,甚至鋼協以內的中小企業都不太積極。
面對中鋼協的指責———中小鋼企私自與礦業巨頭簽下長協礦,擾亂了中方與外方談判的籌碼———一位同樣與淡水河谷簽訂協議的中小型鋼企負責人表示?!皥F結一致對外,首先我們要利益一致!”他說,“我和那些掌握談判權的大企業,一不共享利益,二無共同’敵人’。要我們如何響應鋼協號召?”
他對此進一步解釋稱,往年長協礦都是低于現貨礦,大鋼企從中獲利豐厚,而小鋼企卻從未從中分一杯羹。這種情況以去年為甚。“去年鐵礦石現貨價最貴漲到了1590元,比同品位的長協礦價格要高出四、五百元/噸。那時候有長協資質的大企業,并沒有拿出礦石來支持我們發展,反而將低價購進的長協礦高價賣給我們?!彼踔林该佬拯c出某大型鋼企,因為長協礦進口量巨大,光靠賣礦石就從中獲利匪淺。
“這些企業都是從長協礦中得利的?,F在市場變了,他們就稱價格太高他們承受不了,要求我們也配合?!彼f,自己的企業就是要抓住這個時機,打入“長期協議礦體系”。
貿易商聞風囤貨
在這些和淡水河谷簽約的企業中,既有中小鋼廠,也有鐵礦石貿易商?!鞍凑杖蟮V山的規矩,是不會把長協礦賣給不從事生產的貿易商的。但是現在礦山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貿易商只要和小鋼廠簽一個協議,就能想辦法弄到淡水河谷的長協資質?!彼f的“辦法”,是小鋼廠用自己的名義進口長協礦,實際買礦方是貿易商。而賣方對此并非不知情,只是為了賺錢而裝聾作啞。
記者采訪了幾家全國排名前十位之內的貿易商,發現這些公司今年都不約而同加大了鐵礦石進口力度,不少公司的計劃甚至是進口量翻番。
除了淡水河谷,力拓和必和必拓也不甘落后。一家大型鐵礦石貿易商的高管告訴記者:“我們已經和必和必拓簽署了長協礦協議現在正在與力拓談長協資質的事?!彼硎?與力拓簽約也就在近期,因為不久前力拓已經派人來他的公司做最后考察了?!拔覀冾A計一共和這兩家公司承諾200萬噸到300萬噸的進口量?!?br />
這位高管還透露,與“兩拓”簽約的貿易商遠不止他們這一家?!肮馐窃谌照站蜁炏潞脦准屹Q易商吧。”
“我們現在暫時按照去年長協價的八折進貨,等今年長協礦價格定下來之后再多退少補。”這些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新加入長協框架的中小鋼廠目前獲得的待遇與大鋼廠并無兩樣。
山東萬寶集團在2008年全年進口鐵礦石350萬噸,但在今年1至4月進口額已超過200萬噸,如果加上5月份的量,那么這家貿易商上半年的進口量就已逼近去年全年進口量。日照中瑞集團去年全年進口鐵礦石400多萬噸,今年1到4月份進口鐵礦石300多萬噸,預計上半年的進口量會超過去年全年水平。
另一家貿易商今年1到5月份進口了200萬噸鐵礦石,“全年希望進口量有500萬噸。”該公司總經理告訴記者。
但是這些貿易商都否認自己大量囤貨?!拔覀兪且云谪洖橹?先和下游鋼廠簽了售貨合同,再向上游礦山訂貨。運礦船在海上開一個月半個月的,到了港口就運走賣掉了?!鄙鲜鲑Q易公司總經理說。
“我們庫存現貨也就20萬噸,”中瑞集團一位高管說,市場形勢不明朗,貿易商“不敢囤貨太多”。
不過,記者也了解到,囤貨的鐵礦石貿易商并不在少數,只是未對外公開承認?!斑M口礦石堆在港口,確實都’有主’。但很多’主’都是中間商(即鐵礦石貿易商)。這些礦石并不會馬上賣給鋼廠,而會等到價格大漲時再高價賣出?!蹦轮贀味驴偨浝淼囊患屹Q易商,去年才做起鐵礦石生意,穆仲本人此前在大型鋼企工作數十年。
“有的企業庫存量都是平時的5倍?!比照找欢嗄陱氖挛锪骱碗娮咏灰椎墓矩撠熑苏f,“反正先把貨拉到口岸,報關就找托兒。”
鐵礦石消耗量反彈
能夠代表鐵礦石真實需求的,還是鋼材市場的表現。
鋼價從4月中旬至今已經迎來6周連陽,隨著市場價格的反彈,大批中小鋼廠開始復產、增產,自然帶來鐵礦石消耗量的增加。更關鍵的在于,進口鐵礦石的現貨價格現在已經是“最便宜的礦石”,因此許多中小鋼廠早已棄國產礦而轉投進口礦石。
“我前幾天考察了河北、河南好幾家產能在七八百萬噸的鋼廠,長材、管材都在加班加點生產。有的企業還在新建高爐,預備擴大產能?!敝腥鸺瘓F常務副總裁王旭日告訴記者。
山西一家中型鋼企高管介紹,自己所在的工廠去年8月開始減產,現在也已全面復產。關鍵是,從今年起,該鋼企用的已經都是進口礦了。“公司遵循的是一條非常市場化的準則———誰家的貨好、價格低,我就用誰的?!痹谶M口鐵礦石高品位低價格的優勢下,國產礦很自然被“拋棄”了。
雖然復產增產,這名高管卻強調:“我們還沒敢大干全上呢!”該廠目前是奔著鋼鐵年產能500萬噸的量開工,去年這一數字是350萬噸,而該廠如果真的完全釋放產能,可達800萬噸。也就是說,這家廠子也壓縮了近40%的產能。
這名高管說,他熟悉的中小鋼廠都這樣,增產了,但沒敢完全釋放產能。“不能釋放,一釋放這個市場就塌了?!彼f,供大于求的現狀,每個生產者也是心中有數的。一般中小鋼廠都是“以銷定產”,同時保有一定庫存量,以此應對風險。
記者了解到,由于國家的刺激經濟計劃在基礎建設方面加大投入,再加上四川災區重建需要大量建筑鋼材,因此復產增產的鋼企幾乎全是以生產長材、管材為主,而其余生產板材、型材的大小鋼廠,依然掙扎在“水深火熱”中。
“我們現在就正為南水北調工程、上海高速鐵路兩個基建項目直供鋼材。加起來有一百多萬噸,占到我們總銷量的30%左右?!鄙轿鬟@家鋼企的高管說。
■記者手記
億噸鐵礦石流向何處?
一邊是堆積成山的鐵礦石,源源不斷的入港船只一邊是鐵礦石進口量嚴重供大于求,繼續囤積會造成較大風險。
5月底,記者在全國進口鐵礦石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城市山東日照進行了相關調查。
5月25日的日照港一派繁忙景象。離入口還有二里地,拉礦的大卡車已經排起了長隊,車隊一直延伸至港口的入口處。而港口內,目之所及都是高高堆積的鐵礦石,每一堆前面豎著牌子,上書“貨主、貨名、進出口日期”等信息。一路經過,標榜在“貨主”位置上的,既有寶鋼、邯鋼這些大鋼企,也有沙鋼等民營鋼企,更不乏上海宜鋼、中鋼貨運、北京榮豐等物流公司和貿易商。
礦粉堆上,隨處可見挖掘機來回忙碌兩艘剛剛靠岸的澳大利亞礦船正在卸貨,港口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壓港現象比較嚴重?!澳悻F在看見的是5萬噸碼頭,進來的都是小噸位的船那邊有10萬噸和15萬噸的碼頭,好多船在等著排隊進來?!薄艾F在海面上還有十幾條船漂著進不了港口呢。”
日照港副總經理臧東生告訴記者,今年1到5月份,日照港的進口鐵礦石已經達到3800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0%?,F在日照港每天排隊進港的船只大約15條,到港船只卸貨需要等待七八天左右。
根據海關統計,今年1-4月,我國共進口鐵礦石1.87億噸,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秘書長單尚華告訴記者,我國鋼鐵行業每月所需進口鐵礦石量只有3000萬噸。鐵礦石的大量進口,造成了一種假象———中國的鋼鐵行業正在回暖,中國的鐵礦石市場不減反增。
在這些假象背后,是中國鋼鐵產品出口量的大幅減少———從鋼材凈出口國變成凈進口國,1—4月我國累計出口鋼材只有655萬噸,同比下降59.5%。與此同時,中鋼協在5月31日發布聲明,稱如果接受日本與力拓達成的采購價格降幅,則中國鋼鐵行業將面臨全面虧損,因此中方絕不接受這一首發價。
貿易商的抄底、中小鋼企的跟風、國內礦高成本低品位缺乏競爭力而被進口礦排擠出市場,再加之國內企業心不齊,各為其利,偌大一個市場卻不能發出統一的聲音……種種因素終于再次將鐵礦石談判引入進退兩難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