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連連下挫,卻也阻擋不了鐵礦石價格的步步躥升。這一明顯違反“供需原則”的定價怪像在“中國需求論”的強烈刺激下正成為事實,國外礦山也紛紛計劃擴產。在鐵礦石定價體系上“失意”多年的中國鋼鐵行業,正欲通過掌握海外礦山資源以及推出中國指數等方式提升話語權。
現象:鐵礦石突遇“單邊上漲”
本月初,市場上的鐵礦石還處于下跌通道,價格已回落到每噸170美元。當時業內猜測,鐵礦石或許將繼續下跌到每噸165美元左右。寶鋼董事長徐樂江甚至發出判斷:“全球鐵礦石供不應求的格局已逐步進入尾聲,鐵礦石價格未來可能出現暴跌。 ”
不過,鐵礦石卻在這種情況下上演了“單邊上漲”的戲碼。據聯合金屬網最新數據顯示,經過數周的價格上漲,目前市場價格處于高位運行,29日外盤 63.5印粉外盤主流報價在182-184美金/干噸左右。資料顯示,鐵礦石價格和BDI指數基本處于“同漲同跌”的態勢。在2008年上半年鐵礦石進口激增的時期,不僅鐵礦石進口價格推到200美金/噸的歷史高位,BDI指數也曾突破11000點的高位。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黎雪榮認為,一直以來,國內鋼價與礦價呈現互相推漲局面。鐵礦石逆勢上漲或許會加重礦價未來上漲預期,鐵礦石價格若持續上漲,將會推動鋼鐵產品價格的上漲。鋼鐵產業同其他產業的關聯度很高,產品應用廣泛,對國民經濟的影響較大。
探因:國外機構仍唱多中國礦石需求
被稱為“晴雨表”的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不斷釋放出 “鐵礦石市場低迷”信號,恰好和國內逆勢走高的礦價形成巨大反差。與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形成巨大反差的還有國外礦山對中國需求的信心似乎從未停歇,紛紛計劃擴產。
必和必拓宣布將投資74億美元用于西澳鐵礦石項目開發以及港口擴建。必和必拓的目標是,未來鐵礦石產量年均增幅為10%。力拓計劃提高西澳皮爾巴拉地區鐵礦石產能,從目前的2.3億噸提升至2015年的3.33億噸,年均增長率為9%。力拓還計劃開發西芒杜項目,到2016年年產鐵礦石9500萬噸。
淡水河谷宣布2011年總計投資24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用于鐵礦石增產項目。 FMG計劃到2017年鐵礦石產能將達到3.55億噸,年均產能增長率為24%。此外,還在皮爾巴拉地區Anketell新建大型深水港口。可見,國外礦商巨頭們仍然非??春盟麄兊拇罂蛻糁袊男枨螅诜e極布置著各自未來的擴張計劃,投資、并購、建港口、修鐵路、開礦增產等等。盡管礦商們的擴建計劃,產能擴建進度不好掌控,可能推遲,但他們總體產能增幅仍顯得有點“熱烈”。
大 宗 商 品 分 析 機 構 WoodMackenzie7月20日發表報告稱,預計2020年之后,中國建筑(601668,股吧)支出才會放緩,在2015年之前,鐵礦石需求不會大幅下滑。報告表示,去年需求強勁增長曾刺激了中國國內鐵礦石生產,但由于國內成本高同時本土鐵礦石資源的品質較低,中國仍將需要進口10億噸鐵礦石。因此,WoodMackenzie預計,在2015年之前,將鐵礦石現貨價格將維持在每噸150美元上方。
瑞銀集團原材料全球策劃師兼總經理賀培德尤其看好未來數年鐵礦石的前景,他表示,除中國的消費帶動外,鐵礦石價格的上漲,背后也有很多推手,加上印度的需求也將大幅增長,未來數年鐵礦石的價格有機會再翻一番。
對策一:“中國指數”搶奪話語權
中鋼協副秘書長李新創近日稱,該協會已研究出一個鐵礦石指數的公式,并預計將很快推出該指數。李新創表示,該指數將以進口價格和國內產量為基礎進行編制。多數鐵礦石生產商和鋼廠的鐵礦石定價一直依賴普氏能源發布的指數。新華社和聯合鋼鐵網也曾推出過相關指數,但未被國內外公司采用。事實上,目前國際上有三個比較通用的鐵礦石定價指數,它們分別是普氏資源(Platts)、金屬簡報(MetalBulletin)和鋼鐵指數(Steel Index)發布的價格指數。目前中國現貨鐵礦石市場上使用最廣泛的是普氏資源價格指數,這一指數也被鐵礦石三巨頭使用。
李新創表示,雖然普氏資源價格指數被廣泛使用,但是該指數并不能真實反映市場供需狀況。他說:“中國需要編制自己的價格指數,這樣才能維護自己的權利。 ”他補充說:“三巨頭之所以選擇普氏指數是因為該指數最能維護他們的利益。 ”
對策二:掌握海外資源、礦石自給自足
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從巴西、澳大利亞和印度進口的鐵礦石在全部需求中所占的比重高達62.3%,中國鋼鐵生產仍然嚴重依賴進口鐵礦石。要想將進口鐵礦石在全部需求中所占的比例下降到50%以下,重要的一點就是加大海外資源的掌控力度。近日,總部位于四川的漢龍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向外界證實,旗下子公司漢龍礦業已向澳大利亞上市企業、鐵礦石勘探及發展商Sundance資源公司(簡稱“SDL”)提出全資要約收購,收購總金額約14.4億澳元。 SDL擁有位于喀麥隆的穆巴拉鐵礦項目絕對控股權,該區域是世界第三大未開發鐵礦區,一旦四川漢龍收購成功,將有助于增加中國鋼企在世界鐵礦石貿易中的話語權。據武鋼外宣辦白方透露,我國進口鐵礦石來源向多元化發展,武漢鋼鐵等國內大型鋼鐵企業已經與委內瑞拉、巴西等國的小型鐵礦石供應商形成了“中國價格”,并從伊朗大量進口鐵礦石。
目前,中國礦企在海外市場上的動作非常明顯,包括民企在內,都在積極實施走出去的戰略,但是由于涉及到資源并購,因此,海外市場的進展并不明顯,國內企業的投資思想已經從先前的完全控股轉變為部分控股,這種戰略方式的轉變將有效提升并購的成功率。在提升鐵礦石資源的開發力度上,基礎設施的建設,例如配套的鐵路、港口等礦區運輸建設或將為中國企業帶來新的市場。
專家觀點:中國指數仍存兩大不足
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專家團資深專家陳克新向記者表示,國內有關部門正在醞釀建立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或者說,中國將要推出由鋼鐵行業主導的鐵礦石價格指數。由以往的堅決反對,到今日的積極推出,當然是一個不小的進步。但是,這個即將推出的“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具有兩個明顯不足。
首先是推出較晚。依據對于市場發展趨勢的敏銳判斷,國際上早有一些機構率先推出了鐵礦石價格指數,并且得到了實際運用。其中普氏指數得到了廣泛使用,尤其是被礦業巨頭引用為定價依據,成為其主流指數標準。這意味著全球鐵礦石定價指數進一步集中,反映了國際權威機構搶占鐵礦石定價服務市場,及其鐵礦石定價服務市場的激烈競爭。直到國際巨頭已經擺好戰略布局的情況下,我們才開始醒悟到鐵礦石價格指數的重要性,才準備推出價格指數。毫無疑問,我們已經喪失了先機。
其次是制定方并非獨立利益機構。我們所以制定、推出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最終目的在于其價格指數被廣泛承認,尤其是被世界礦業巨頭承認、接受,成為其確定鐵礦石價格的主要依據。絕不是為了指數而指數,為了與其它指數進行對抗。
縱觀以上三大國際鐵礦石價格指數,其建立方均為第三方機構,既不是礦山企業,也非鋼鐵廠家。而我們鋼鐵協會,曾經一度代表中國鋼鐵企業與世界礦業巨頭進行鐵礦石價格談判,實際上是比賽一方運動員的領隊,已經成為利益攸關方,以此身份制定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顯然不太合適,勢必遭遇價格確定另一方,世界礦業巨頭質疑。如果我們的價格指數,不能被價格主導方世界礦業巨頭所承認,成為確定價格的主要依據,那么還有什么必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