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協最新數據顯示,1月下旬,重點統計鋼鐵企業鋼材庫存量1476.72萬噸,比上一旬增加0.46萬噸,漲幅0.03%,粗鋼庫存量219.67萬噸,比上一旬增加2.75萬,漲幅1.27%,生鐵庫存量31.87萬噸,比上一旬減少2.32萬噸,跌幅6.8%,焦炭庫存量9.76萬噸,比上一旬增加1.09萬噸,增幅12.63%。
總體來看,鋼鐵目前庫存仍處在高位,而更讓行業頭痛的是,我國鋼鐵產量的增速還沒有放緩的味道,數據顯示,1月下旬,國內重點鋼企粗鋼日均產量168.81萬噸,比上一旬日均微降0.35%,本旬鋼材日均產量169.51萬噸,比上一旬日均增加2.68%。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符合《鋼鐵行業規范條件》的305家鋼鐵企業名單進行計算,涉及煉鋼產能11.48億噸。2014年全年,我國粗鋼產量為8.23億噸,產能利用率為71.7%。如果考慮納入規范條件管理的鋼鐵企業占我國鋼鐵總產能的90%左右,那么全國煉鋼產能在12.76億噸左右,照此計算的產能利用率僅為64.5%。
在這么高的產能和如此低的產能利用率,中國鋼鐵行業若想脫離“寒冬”可謂是言之過早,而更為尷尬的是,很多鋼廠面臨找不到買家的窘境,而鋼鐵電商正是抓到了這樣的契機。
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海民對記者表示,“鋼鐵電商首先帶來的就是方便,鋼材的銷售環節能夠更加簡潔高效,這對于目前鋼鐵行業來說,算是應時而生”。
值得一提的是,鋼鐵電商的快速發展也讓眾多投資者看到了商機,記者聯系到雄牛資本執行合伙人李緒富。他表示,鋼鐵行業之所以出現如今產能過剩等惡疾是由于之前鋼鐵行業的產品供應鏈并不完善導致,“鋼鐵行業傳統的供應鏈環節多,并且不透明,但是由于前幾年鋼材不愁賣,所以這種供應鏈的弊端并未體現出來”。
由此可見,即使庫存壓力日益加重,我國鋼鐵的產量卻仍“熟視無睹”。在這樣的高庫存下,產能過剩難題今年仍將是懸在中國鋼鐵行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消化產能依舊是中國鋼鐵行業繞不開的話題。對此,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鋼鐵行業淘汰產能主要依靠市場化的方式來解決,“國內鋼材需求其實已接近飽和,尤其是在國家經濟增速放緩的大環境下。以前還可以依靠利好政策刺激鋼鐵的需求,可以依靠房地產等‘用鋼大戶’拉動鋼材需求,現在看來鋼鐵行業已經很難指望這些‘難兄難弟’了”。
而隨著中國鋼鐵產能過剩愈發嚴重,李緒富認為,鋼鐵行業此時選擇接受互聯網金融的加入正是由于之前那種老化的供應鏈體系必須要進行改善,“鋼鐵行業的發展,需要銷售渠道由多環節轉為簡單直接,而且需要控制成本,同時能夠讓鋼企的銷售渠道打破束縛,找到更多的客戶和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