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河北全省國稅收入首次出現負增長,拖其后腿的是曾經占據稅收“霸主”地位的鋼鐵行業。作為河北省國稅主體稅源的鋼鐵行業持續不景氣,抵消了優勢行業稅收增收的成果。伴隨著經濟結構調整和生態治理的逐步深入,河北省第一支柱產業鋼鐵業,壓減產能更會帶來稅收上的“底氣不足”。在河北省“綠色崛起”的征程上,鋼鐵稅收“大戲”到底還能唱多久?破解鋼鐵稅收支撐不斷弱化的現實,成為全省國稅部門不能繞過的課題。
國稅減收壓力接近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后水平
受工業產品價格下降、企業利潤下滑以及節能減排和大氣污染防治等因素合力影響,國內鋼鐵等傳統產業稅收普遍減收較多。據省國稅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3年,全省國稅收入(不含車購稅)同比減收21.3億元,下降1.4%。降幅最大的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行業(統計口徑基本等同于鋼鐵行業)完成稅收105.8億元,同比下降32.6%,鋼鐵行業增值稅占全省增值稅收入的比重也降至歷史新低,從2008年的25.6%,一步步下滑至2013年的10.1%。
近年來,全國鋼鐵行業都在承受劇烈陣痛。2008年至2013年6年間,全國鋼鐵行業增值稅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交增值稅中的占比分別為8.4%、7.0%、5.8%、5.3%、4.9%、4.6%,呈一路下滑趨勢。由于產能過剩,價格始終未能擺脫低位走勢,增值和利潤空間又很小,鋼鐵行業稅收基本特征未能改變其銷售利潤率、主營業務稅金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增值稅負等稅源稅收指標在41個工業大類中均排名倒數的局面,鋼鐵行業稅收規模持續萎縮。
談及2013年鋼鐵行業對全省國稅稅收影響的嚴峻程度,省國稅局副局長胡秋生用了“超乎想象”來形容。他介紹,2013年,全省電力、裝備制造和商業三個行業全年國稅稅收增收50億元,而鋼鐵行業卻減收51.6億元,三個行業的增收被鋼鐵一個行業的減收全部抵消還不夠。
“其實,國稅收入負增長并非河北省獨有。與河北省經濟結構同樣偏重的煤炭大省山西,也受到了重創。2013年,山西省煤炭行業完成國稅稅收525.4億元,同比下降25.8%,受此影響,山西國稅收入同比減收158.6億元,繼2009年金融危機后再次出現負增長。這也佐證了傳統主體行業稅源在當前大形勢下,對地方財稅的支撐作用正日漸弱化。”胡秋生表示。
多種因素疊加,減收壓力繼續加大
省委八屆六次全體(擴大)會議提出,“河北要崛起只能是綠色崛起”。河北省只有努力實現綠色崛起,才能突破資源環境瓶頸、重塑產業競爭力。但不能忽視的是,在“綠色崛起”的過程中,調整經濟結構、化解過剩產能、防治大氣污染一系列組合重拳,使得減收因素繼續疊加,這將意味著新的一年,國稅收入承擔的壓力不會減輕,只會更重。
去年9月,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出臺,為“綠色崛起”戰略劃定了環保高壓線。到2017年,河北省作為鋼鐵大省,與以服務業為主的北京、天津一樣,細顆粒物(PM2.5)濃度在2012年基礎上要下降25%左右。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區域經濟布局方面,國務院提出“5年內壓縮8000萬噸鋼鐵產能”,其中有6000萬噸落在河北省頭上。經過目標分解,唐山、邯鄲、石家莊三個鋼鐵大市分別承擔了削減4000萬噸、1204萬噸和482萬噸的任務。粗略計算,2012年河北省靠1.8億噸粗鋼產量支撐的稅收,5年后則要靠1.2億噸粗鋼支撐。
不僅僅是鋼鐵業稅收量減少。按照“控制煤炭消費總量,推動能源利用清潔化”要求,國家對京津冀周邊地區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到2017年底壓減煤炭消費總量8300萬噸,同時實施清潔能源替代,到2017年底,京津唐電網風電等可再生能源電力占電力消費總量比重提高到15%,山東電網提高到10%。綠色能源帶來生產成本的增加,也將導致稅源空間進一步縮小。
上述政策將為地方政府籌集稅收收入帶來巨大壓力。省冶金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大勇認為,綠色發展、金融改革深化和收入倍增的時代特征對鋼鐵工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嚴峻的挑戰,日益嚴格的環境標準不僅短期內直接體現為企業成本壓力,而且對鋼鐵企業的環境經營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唐山市政府也表示,唐山有400多家鋼鐵生產企業及幾千家從事相關行業的企業,僅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來看,鋼鐵產業仍是全市位于第二支柱產業—裝備制造業的2.4倍。初步測算,完成削減任務后,有40多萬失業人員需要安置,幾年內直接和間接影響稅收達到370億元。
以市場為導向的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將重構河北省稅源版圖
鋼鐵業作為產業鏈上游的基礎性行業,受宏觀經濟的周期性影響較大。雖然從表面上看鋼鐵價格大幅回落,是下游房地產、汽車等產業需求放緩所致,但從更深層面上看,上述局面的出現,與我國經濟已經發展到了從資源消耗型經濟向科技主導型經濟轉變的關鍵時刻有關。
省國稅局局長李亞民認為,以市場為導向的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將重構河北省稅源版圖。雖然轉型的陣痛仍將繼續,但全省國稅系統應正視傳統主體稅源支撐作用不斷弱化的現實,盯緊區域稅源格局調整變動的趨勢,在堵漏增收、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還要按照國家稅務總局的要求,著眼全省發展大局,緊跟稅制改革步伐,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一方面,尊重市場的決定性作用,確保稅收公平。特別是基層稅務部門,在執法過程中既要做到稅收負擔公平,辦稅負擔公平,也要做到程序公平,使不同市場主體共享平等的稅收環境,維護公平競爭的稅收秩序。另一方面,各級稅務部門要充分發揮稅收調控作用,主動謀劃,積極主動確保稅收政策無障礙地落實,不走樣地落實,及時高效平等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