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底召開的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鋼協)常務理事會上,多家企業都表示“日子不好過”。那么,現在鋼鐵行業究竟糟糕到什么程度?未來鋼鐵行業或許將邁入長時間的寒冬期,企業應如何過冬?鋼鐵企業的出路何在?
“現在,鋼鐵行業即將面臨的是長時間的嚴冬,是從來不曾遇到的困難,企業自身需要做好長期過冬的準備。”中鋼協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長富在接受《英才》記者專訪時如此表示。
中鋼協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鋼鐵行業僅收獲了23.85億元的利潤,同比減少了95.81%,企業虧損面達到33.75%。張長富表示,虧損面或許已經在7月底擴大至35%。
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一張由過剩的產能、疲軟的需求以及高企的成本織就的三角困局,將鋼鐵行業這只巨大的“怪獸”牢牢圈住。
張長富表示:“今年上半年國內鋼產量為3.57億噸,按此估算,全年鋼產量將達到7億噸,超過去年的6.8億噸已成定局?!睒I內人士預估整個鋼鐵行業的產能遠遠高于這個數字。甚至有調查統計稱這一數字已經突破10億噸。
銀河期貨分析師周偉江指出,事實上2008年的時候,鋼鐵行業的產能過剩已經比較明顯,但是4萬億刺激政策的出臺,將鋼鐵行業引導至又一個擴大產能的飛速發展時期。很多企業盲目擴張,因此現在陷入了困局。
張長富進一步指出,作為鋼鐵行業晴雨表和風向標的庫存量,現在也處于高位。據他估算,全國企業庫存大概有1500萬-1600萬噸,而社會庫存則達到2000萬噸。這意味著,我國目前的鋼鐵庫存約為3500萬-3600萬噸。
如此巨大的產能、庫存無法得到合理消化的原因,在于下游行業發展明顯放緩導致的鋼材需求嚴重萎靡。今年以來,房地產調控所引起的連鎖效應逐步擴大,同時,鐵路、公路等基建投資大幅回落,汽車行業的發展也明顯放緩。數據顯示,今年1-6月汽車產量同比增長僅為4.08%。另外,造船業以及其他主要用鋼行業鋼材需求均顯示出明顯的疲態。
有分析師指出,鋼材消費中,房地產和基建消費超過5成。而機械、汽車、家電制造都是由房地產的發展帶動的,因此房地產調控政策給鋼鐵行業帶來了根本性抑制。
除了供需層面的嚴重不對稱,高企的資金成本和鐵礦石價格也使得很多鋼鐵企業苦不堪言。
對鋼鐵企業來說,今年上半年的資金成本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企業貸款越來越難而鐵礦石等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也使得企業很難降低成本。張長富對《英才》記者說,現在我國的鐵礦石對外依存度在65%左右,這是成本高企的一大原因。而最新進口鐵礦石平均到岸價格為121美元/噸,雖然相比7月底的價格有所回落,但此價格仍然過高。
現在一個必須考慮的問題是,如果鋼鐵行業的寒冬到來,企業應該如何保暖?
“沒有走不通的路,就看你是否思變?!睆堥L富說,正因如此,不少鋼企開始了多元化發展,有些企業已經取得比較不錯的效果。這也是在寒冬期,仍然有一些大企業處于盈利狀態的一個原因。
據《英才》記者了解,行業領軍企業寶鋼集團的業務,就涉及資源開發、電腦軟件、金屬制品加工以及資本運作等不同領域,其中不乏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
不過,鋼企搞多元化發展,不斷遭到外界詬病。
那么,鋼企該如何在思變中尋找未來發展的突破口?張長富認為,鋼企應提高和調整產品的質量和結構,在技術標準上進行升級換代,也以此帶動產品的升級。再就是開展節能減排。我國先進鋼鐵企業的能源消耗水平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是整體平均水平與發達國家還有不小差距。節能減排的推廣,會實現成本效應、環境效應、社會效應。
此外,延伸鋼鐵產業鏈,打造品牌效應也是有效路徑。比如沙鋼建造了一個大的物流園區,它利用了鋼廠所處長三角的區位優勢,發展了物流、倉儲、轉運、深加工等業務,給企業創造了利潤。
采訪當中,鋼鐵人士呼聲最多的是,希望國家在政策方面給予鋼企大力關注和支持。比如國家推行的結構性減稅,真正惠及實體經濟的發展。
事實上,面對著每況愈下的經濟形勢,今年國家已經出臺了不少相關振興政策。這是否會成為鋼鐵行業的強心劑?
當前,全球整體經濟形勢沒有明顯回暖的跡象。雖然政府力求穩增長,但是大環境的不利使這些刺激性政策很難馬上兌現。
從行業最現實的問題來看,張長富認為整個鋼鐵行業面臨的稅費負擔本就比較重,國有銀行給予的貸款沒有體現出政策的支持和優惠。反而,近期銀行方面抽貸壓力的增加,加重了企業的負擔。“如果這樣下去,實體經濟建設的熱情將會被挫傷?!?/span>
資深觀察員黃世益亦對《英才》記者表示,全球經濟危機在中國的體現并不是金融行業的衰落,而是受到沖擊的實體經濟。從這個角度出發,銀行金融類的企業,應該在這個時候幫助那些有資金困難的行業渡過難關,而不是進行縮貸、斷貸?!安贿^,近期銀行方面有表態,要降低企業貸款成本,這是很正面的消息。”
周偉江對《英才》記者表示,目前,政府方面的救市措施有幾種選擇:放松房地產,投資基建。不過前者實施的可能性現在基本看不到,因此基建的投資或許將是政策的一個選擇,比如興建鐵路,鐵路建設對鋼鐵需求的拉動非常巨大。
“如果政府選擇讓市場而不是政策來主導鋼鐵行業的未來走勢,那么兼并重組、優勝劣汰可能是趨勢。”周偉江說。(億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