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編如下:
距離美國提高債務上限的大限僅剩下不到一周時間,為了政治利益上的博弈,民主、共和兩黨口水戰不斷,但作為“局外人”的全球其它國家卻無法作壁上觀。尤其作為美國最大的海外債主,中國該如何保障資產安全引起關注。
自1993年以來,美國已16次上調債務上限。內地學者多認為,目前提高法定債務上限,盡管面臨政治上的討價還價,但也只是個時間問題。
中國央行顧問夏斌日前表示,中國不應擔心美國債務協商僵局,美國政府不能也不會出現債務違約?!八麄儾粫`背國家的利益,他們現在是在打政治牌,最終將達成妥協?!?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張明也表示,他預計美國出現技術性違約的概率不到10%。但他同時指出,今后美國政府債務上限問題可能變得周期性與常態化。中期內無論是美國國內通脹還是美元貶值,都可能導致美國國債大幅縮水。
此前,三大評級機構穆迪、標準普爾及惠譽均將美國AAA的政府債券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中,并已多次暗示評級有可能會被下調。
IMF在其發布的美國經濟年度評估報告中表示,投資者喪失對美國國債的信心將可能對全球其它地區產生普遍巨大而負面的影響。外國政府擔心,對美國政府在市場上融資能力的重新評估可能導致全球融資狀況、資本流動乃至美元幣值的迅速惡化。
由于美債和歐洲債務危機的此起彼伏,近日國際金價大幅攀升,原油期貨大跌,中國股市亦下挫嚴重,內地分析人士對美歐債務危機的悲觀情緒明顯。
實際上,需要擔心的不僅僅是美國有可能繼續采取量化寬松政策、美元貶值等“隱性違約”方式將危機轉嫁給債權國,導致全球流動性過剩,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漲,加大輸入型通脹風險,影響實體經濟運行。同時,美國為經濟轉型而倡導的出口優先戰略,無疑會對中國“穩定外需、加快擴大內需”的戰略形成壓力。而美國、歐洲等國債務風險累積將加劇國際金融市場動蕩,美歐極有可能以支持中國參與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為借口,要求中國承擔過多責任。
由此分析人士指出,對外投資多元化改革已刻不容緩,經濟發展模式轉型也須進一步加快。(莊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