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合金由于具有比強度高和低密度等特點,在航空航天,汽車工業、醫藥化工等領域應用廣泛。然而由于其固有的密排六方結構,致使其延展性較差,獲得兼具高強度與高塑性的鎂合金也成為當前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前期研究結果表明,通過表面機械研磨處理(SMAT),在鎂合金表面引入梯度納米結構,能夠顯著改善鎂合金的顯微硬度和耐磨性能,但會導致其塑性的顯著降低。
金屬所沈陽材料科學研究中心大灣區研究部呂堅院士及其合作者,在先前發現非晶包裹納米晶的超納雙相鎂合金可實現近理論強度(Nature 545, 80-83 (2017))的基礎上,以AZ31合金為研究對象,首先使用SMAT在鎂合金表面得到梯度納米晶,再通過磁控濺射在合金表面沉積Mg基雙相金屬玻璃薄膜(Mg-Zn-Ca),創新性的將納米雙相金屬玻璃與梯度納米晶結構結合在一起,設計出全新多級結構鎂合金。
研究結果表明,該合金屈服強度較原合金提升31%,達到230MPa,與SMAT鎂合金強度相當;同時該合金的延伸率較SMAT鎂合金提升3倍,達到20%,恢復至未SMAT(粗晶)水平,從而實現了高強度與高塑性的有效結合。進一步研究發現,多級納米結構鎂合金的優異力學性能包括三種變形機制,包括:雙相金屬玻璃發生多重剪切帶與納米晶化,金屬玻璃阻擋納米晶層的裂紋延伸,以及SMAT納米晶層的晶粒長大。類似的新型納米結構可以得到高強度高塑性銅。這一合金結構設計理念有望在其他合金體系,特別是密排六方結構合金中,實現高強度與高延伸性的結合,并指導未來新材料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