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表示,日前,協會組織私募機構以問卷調查方式開展了新冠肺炎疫情對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行業及所投企業影響的專題調研。調研結果顯示,優惠政策持續發力,經濟修復未來可期。
據了解,本次調查問卷通過協會資產管理綜合報送系統(簡稱AMBERS系統)面向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簡稱管理人)發送,共計收到有效調查問卷數量347份。選擇“展業時間/成立時間在2011年以后”選項的管理人為223家,占比93.09%;選擇“管理凈資產規模為10億元以下”選項的管理人為276家,占比79.54%。反饋有效問卷、參加調研的管理人呈現中小企業的特點。
協會基于調研結果指出,首先,優惠政策持續發力,經濟修復未來可期。調查結果顯示,管理人及其投資企業在疫情期間的生存壓力主要來自于固定成本經營中的員工工資及五險一金、房租等項目,管理人普遍希望可以通過降低/減免稅費、成本補貼(租金、薪資、社保、利息等支出)等方式來降低經營成本。同時,以延長貸款償還期限或豁免部分債務、提供流動性支持為代表的金融政策也受到青睞。
協會指出,隨著國內外各項保就業、保增長政策的實施,海外疫情逐步走向穩定,無論是實體經濟還是資本市場,困難的時刻已經過去,有理由保持樂觀。另外,我國經濟發展有著強大的韌性,疫情對國內經濟的影響在二季度會逐漸減弱,前期壓抑的一些經濟活動也會逐步釋放出來,因此二季度經濟形勢會比一季度明顯回升。下半年,隨著一系列更大力度的對沖政策效果顯現,經濟運行會更加穩健。
其次,私募基金在支持抗疫防疫和復工復產中表現出了行業擔當精神。協會指出,私募基金在疫情期間在自身發展受到影響情況下,積引導支持所投企業多措并舉齊心抗疫、支持復工復產,做出了重要貢獻。
協會指出,在本次疫情當中,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行業及所投企業都受到一定的影響,開展投融資業務難度加大、被投企業經營成本高企、私募基金退出壓力加大等問題較為突出。不過在支持政策的幫助下,形勢有望逐步好轉。
協會補充表示,中國證監會持續實施新股發行常態化政策,助力實體經濟創新發展。根據萬得數據顯示,截至5月9日,2020年至今,共有67家公司陸續登陸我國A股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市場,與去年同期口徑相比增加294.12%。選擇“新冠疫情影響投資企業上市安排”選項的管理人數量占比57.06%。雖然疫情不會直接導致新增上市公司數量銳減,但是或將造成擬上市企業凈利潤與營業收入指標無法達到上市標準,導致企業上市安排延期或暫緩。此外,約有55%的管理人考慮接觸私募二級市場投資機構來交割部分份額、或與已有投資者商議延長投資期限來考慮延遲退出、或引入新投資者協助企業共度難關等其他措施來緩解疫情對退出的影響,幫助企業健康發展。
協會作為基金行業的自律組織,將在中國證監會的指導下,積履行《基金法》職責,繼續加大行業服務力度,進一步優化私募基金登記備案流程,打通私募基金與銀行、保險為代表的長期資金對接渠道,暢通與不同區域、行業、組織的投融資對接機制,持續支持和引導私募基金行業健康發展,為我國實體經濟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