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協會的最新數據,在經歷了近年來的高速增長后,中國粗鋼產量在2015年上半年出現了近20年以來的首次下降。很多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中國的鋼鐵產量將在2015年達到峰值,同時,中國鋼鐵價格降至20多年來的最低水平。
2014年,鋼鐵行業銷售利潤率僅為0.85%,連續幾年處于各個工業行業的最低水平。今年以來國有大型鋼鐵企業攀鋼集團成都鋼釩有限公司(攀成鋼)的關停,以及之前包括山西海鑫鋼鐵等大型鋼鐵企業的破產重組,就是中國鋼鐵業面對困境的一個縮影。
中國鋼鐵業近幾年的不景氣,是這個行業周期性變化的一部分。畢竟,在2007年,中國鋼鐵行業仍然有超過7%的平均銷售利潤率。他們認為,當前鋼鐵行業的衰退,主要是前幾年鋼鐵產能無序擴張的結果。隨著國家對落后產能的進一步壓縮,鋼鐵價格會重新上升,中國鋼鐵業將重新提振。
過剩產能當然是導致當前中國鋼鐵業困境的一個重要因素。在過去的十年間,國家出臺了不少于20項針對淘汰鋼鐵落后產能的政策,但是這些舉措對壓縮中國鋼鐵的總體產能收效甚微。根據工信部的數據,全國粗鋼產能仍然從2008年底的6.6億噸攀升到2014年底的11.6億噸 。
然而,當前中國鋼鐵業面臨的形勢,似乎已經超過了在大宗商品行業通常能觀測到的過度投資、產能過剩、價格下跌、產能收縮、價格回升交替發生的周期性現象。像其他工業化國家在歷史上曾經經歷過的一樣,在今后幾年內,中國鋼鐵業的產能將會持續減少,該行業產值在經濟中的比重和就業人數將會大幅下降。一些跡象表明,除了產業周期因素外,中國鋼鐵業面臨的更有可能是結構的變化。中國可能迎來自己的“后鋼鐵”時代。
從1870年的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傳統的歐洲工業國家的鋼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比例逐步被美國趕上。美國粗鋼產量占世界總產量在1920年左右達到60%,此后開始下跌。同時日本鋼鐵產量從1950年代起開始快速攀升,占世界總產量的比重在1970年代達到峰值,之后從16%的水平逐步回落,到2014年僅占世界總產量的不到7%。就中國而言,鋼鐵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比重從2000年的15%躍升到2008年的38%,到2014年已經超過世界總產量50%。
(注:各國鋼產量占世界比例)
歷史上發生的“鋼鐵危機”,是工業化國家鋼鐵業結構性變化的標志。與當前中國鋼鐵業面臨危機可相比較的是,始于1974年,席卷美國和歐洲主要工業國家的那場“鋼鐵危機”。危機之初,很多人也認為,這只不過鋼鐵行業的又一次周期性下跌。但是這次鋼鐵危機的劇烈程度,超過了所有人的想象。在1974年到1984年的10年間,英國的鋼鐵產量下跌近60%,美國下跌近40%,西德下跌26%,法國下跌近30%。
比產量下跌更加劇烈的是就業人數的變化。英國鋼鐵業的產業工人人數在1974-84年十年間從近20萬人下降到不足7萬人,下跌65%。美國鋼鐵工人人數從超過50萬人下降到23萬人,跌幅超過一半。西德從23萬人下降到不到17萬人,法國從近16 萬人下降到不到9萬人,盧森堡從2萬4千人下跌一半到1萬2千人。曾經在1870年占世界鋼產量近40%的英國鋼鐵業,1980年產量僅占世界總產量的2.7%。盡管從1980年代之后世界鋼鐵業又經歷了幾次復蘇,但是這些工業國家鋼鐵業就業人數再也沒有恢復到1980年代危機前的水平。比如英國鋼鐵業工人數到2000年已不足3萬人,美國在2000年約為15萬人,東西德國合并后加起來的鋼鐵業總人數在2000年不到7萬人。曾經重要的鋼鐵生產國盧森堡,在2000年鋼鐵業從業人數僅有約4 千人。
隨著中國大規?;ɑ顒拥姆啪?,特別是在環保壓力不斷增加的背景下,中國鋼鐵業在今后幾年內也有可能迎來結構性的衰退。接下來的問題,就像原國家冶金局局長、全國工商聯冶金商會原名譽會長趙喜子所說,“2015年,一些鋼鐵企業要想好怎么去‘死’”。事實上,這不僅僅是鋼鐵企業需要面對的問題,也是中國眾多以鋼鐵為支柱產業的鋼鐵城市需要認真準備的問題。
在鋼廠關停兩年后,紐卡斯爾所在地區的失業率在2001年達到10.4%的峰值,然后就業逐步好轉,到 2003年就業已經達到澳洲和所在新南威爾士州(新州)的平均水平。到2007年以后,紐卡斯爾地區的就業甚至好于澳洲和新州的水平。在鋼廠關停10年后,2009年紐卡斯爾作在地區的失業率僅為4.4.%,顯著低于全國的5.4%和新州的5.7%。
如何安排原有鋼廠工人是鋼廠關停面臨的最大挑戰。從宣布關停決定到實際關停間近2年半的過渡期,顯然對減少對原有工人的沖擊起到了幫助。在過渡期中,BHP公司和工會就關停的步驟和勞資雙方的責任和義務達成一致。除了通常的再就業和培訓服務外,政府和BHP公司還向愿意利用失業賠償金自我創業的工人提供特別的企業咨詢服務。這些咨詢服務特別注意幫助創業工人加強風險意識,因為對于他們來說,“花掉失業賠償金最快的方式,就是自我創業投資失敗”。
最后,大型鋼廠的關停對當地經濟帶來的也不完全是壞消息。以紐卡斯爾的房地產業為例,由于鋼鐵生產對環境的負面影響,當地房地產價格曾經長期大幅滯后于全國的房地產市場。而在BHP鋼廠關停決定宣布的幾周內,當地房地產迎來了大幅上漲。在鋼廠關停之前,城市就業比較單一,也沒有強烈的提升勞動力技能的需求。在BHP鋼廠關停后,大學和職業教育的需求在當地有很大增長。此外環境的改善也推進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
大型鋼廠的關停會對工人和他們家庭帶來巨大影響,紐卡斯爾也存在著BHP退出后帶來的社會問題。在工業化國家鋼鐵企業關停、轉移的“去工業化”過程中,成功的經驗有很多,失敗的案例也不少。前者比如美國的匹茲堡和德國的魯爾地區,后者包括美國的揚斯敦(Youngstown)市,在1977年被稱為“黑色星期一”的一天中5千工人被裁減,至今當地城市經濟還在掙扎。正是由于轉型的艱難,才需要認真研判中國鋼鐵業的結構性變化。如果中國的確在走向“后鋼鐵”時代,就需要相關企業和政府及早為此作出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