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看,前三季度鋼鐵下游行業需求增長乏力。房地產市場持續冷淡,從新開工面積以及土地購置面積等指標看,房地產行業復蘇仍需時日;機械工業訂單增長乏力,存在下行壓力;汽車產量雖然保持增長,但主要用國產鋼材的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占有率持續下降。因此前三季度,鋼鐵業遭遇了宏觀經濟增速下滑與鋼鐵需求強度下降的雙重疊加,1至9月份全國粗鋼表觀消費量約5.6億噸,同比減少516萬噸,下降0.9%。
“鋼需”不振的同時,粗鋼產量的持續增長造成供求矛盾進一步加劇,導致鋼材價格屢創新低。9月末,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CSPI)為86.35點,連續第12個月低于100點,同比下降14.22點,降幅為14.14%。10月17日鋼材綜合價格指數跌至86.15點,持續創出新低。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共生產粗鋼6.18億噸、生鐵5.42億噸、鋼材8.39億噸,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2.34%、0.38%和5.02%,但增幅均大幅回落。中鋼協預計今年全年我國粗鋼產量將為8.26億噸。從數據上看,我國粗鋼產量仍處于較高水平,但在今年經濟結構調整、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經濟增長對鋼材的需求強度已呈持續下降趨勢。
如果結構不調整、過剩產能不化解、供求關系不調整到相對合理的水平,那么鋼鐵行業將更加難以好轉。因此鋼鐵行業需要轉變在高增長和高盈利時期形成的“產量即效益”等傳統思維方式,拋棄不計代價、片面追求規模的粗放發展模式,一邊主動控制產能產量釋放,一邊提升產品質量和品種檔次,不斷滿足日益提高的下游用戶新需求。
近年來,我國在化解產能過剩領域的政策不斷加碼,化解產能過剩的力度不斷加大。去年10月,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明確既要著力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完善配套政策,“消化一批、轉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過剩產能;也要著力創新體制機制,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建立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長效機制,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有關專家表示,在化解產能過剩過程中,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就要完善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充分發揮企業市場主體作用,建立過剩行業產能預警體系和監督機制。通過長效機制的作用,使產能總量與環境承載力、市場需求、資源保障相適應,空間布局與區域經濟發展相協調,產能利用率達到合理水平。
在化解產能過剩中,要把尊重市場規律與改善宏觀調控相結合,著力加強宏觀調控和市場監管,綜合運用法律、經濟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合力。同時,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和體制機制創新,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形成有利于發揮市場競爭機制作用、有效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的體制機制環境,最終建立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長效機制。
化解產能不只是鋼鐵行業單方面的問題,還要加上有力的長效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的長效機制。所以除了政府為企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之外,還需企業發揮主觀能動性,尋找剛需,那么鋼鐵行業的的市場需求在哪里?
在近日舉行的APEC會議上,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了加強互聯互通、深化“一帶一路”合作的一系列建議,中國還將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開發、產業合作等有關項目提供投融資支持。
具體到鋼鐵行業,鐵路投資規模大、產業鏈長,鐵路投資的加快必將拉動鐵路用鋼需求,同時又能很好地刺激鋼鐵上下游產業鏈進而利好整個鋼鐵行業。鐵路基本建設所用鋼材包括鋼軌、螺紋鋼、線材及中厚板型鋼等。專家統計,每億元鐵路基本建設投資大約能夠拉動鋼材需求0.333萬噸,具體到每公里的比重,鋼軌用量占10%左右,螺紋鋼用量占40%左右,鋼板用量占30%左右。
同時,國務院在今年也明顯加大了棚改工作力度,計劃新開工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700萬套左右,其中各類棚戶區470萬套以上。我們知道,房地產用鋼中的90%為螺紋鋼和線材。那么,470萬套保障房最少需要1776.6萬噸以上螺線。
規模如此之大的固定資產投資一定會激發巨量的鋼材需求,按照現階段每億元固定資產投資消耗2000至3000噸鋼材計算,每年5萬億元的新增投資可以新增1億噸的鋼材需求。如果考慮到其乘數效應,所增加的鋼材消耗還會更多,這將有利于改善當前需求不足局面,一定程度上化解鋼鐵產能過剩。
產能過剩的化解有助于鋼鐵行業緩解低位運行的市場壓力,雖然鋼鐵行業已經面臨著有史以來的各種新常態,更加面臨著各種徹頭徹尾的改革和多元化發展,但是終歸是要通過市場的檢驗,所以供需矛盾化解的路上依然要不斷努力。